李翔教授在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系列研究成果

发布时间:2022-12-07 浏览次数:331



近日,我司李翔教授与同济大学陆伟教授合作在国际化工类顶级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影响因子为16.7441TOP期刊)发表了电磁吸波领域最新研究成果“Sea-urchin-like NiCo2S4 modified MXene hybrids with enhanced microwave absorption performance”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23, 454, 140127)。该成果李翔教授为第一作者,js6666金沙登录入口-官方入口2020级硕士生尹石锋为第二作者及共同第一作者,同济大学陆伟教授为通讯作者,js6666金沙登录入口-官方入口为第一单位。

之前,李翔教授与陆伟教授合作在国际碳材料类顶级期刊《Carbon》(影响因子为11.3071TOP期刊)发表了研究成果“Biconical prisms Ni@C composites derived from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with an enhanced electromagnetic wave absorption”Carbon, 2021, 184, 115-126)。该成果李翔教授为第一作者,js6666金沙登录入口-官方入口2019级硕士生王子龙为第二作者及共同第一作者,陆伟教授为通讯作者,js6666金沙登录入口-官方入口为第一单位。

随着电子信息和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电磁波污染已成为继水污染、噪音污染以及空气污染之后的第四大污染源,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一些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解决电磁污染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热点问题。该《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研究成果利用可控的水热、化学气相沉积以及静电自组装技术,成功地设计并制备了一种具有独特内部空间正交通道和高度均匀三维层间结构的新型Ti3CNTx/NiCo2S4电磁波吸收复合材料,并获得了低负载下的优良性能,即在10%负载下,吸波性能可达-52dB的强度和5.6GHz的有效吸收带宽;相较于传统电磁波吸收体表现出更加高效的电磁波吸收性能,为开发多元复合电磁吸波材料提供了新途径。该《Carbon》研究成果利用金属-有机框架(MOFs)模板制备了具有原位衍生碳纳米管(CNTs)和核壳结构的双锥棱形Ni@C复合材料,协同了磁/介电损耗效应,实现了阻抗匹配的优化和高效的电磁波吸收性能:1)磁芯/碳核壳结构不仅保护磁性纳米金属免于氧化,抑制了磁性纳米颗粒的团聚。而且,核壳结构可以产生丰富的异质界面,促进空间电荷的积累,增强界面极化驰豫。2)碳纳米管(CNTs)具有独特的中空管状结构、大纵横比等优点构建了高电导率三维导电网络,提高了电导损耗能力,增强了电磁波吸收性能。以上系列研究成果在保护人体健康、5G通信工程、电子信息材料的电磁干扰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李翔教授长期从事新型磁性材料的制备、性能研究及应用开发,研究方向主要聚焦于电磁吸波材料、生物医用磁性纳米材料及磁信息存储材料。目前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Advanced Science, Nano Letters, Carbon,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物理学报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相关SCI论文40余篇,高被引论文1篇,获国家授权专利6项。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cej.2022.140127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carbon.2021.08.025